最新小學數學教案導入 小學數學教案三年級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數學教案導入 小學數學教案三年級篇一
教學要求:使學生進-步掌握圓錐的體積計算方法,能根據不同的條件計算圓錐的體積,能應用圓錐體積公式解決-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進-步掌握圓錐的體積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根據不同的條件計算圓錐的體積。
1.口算。
2.復習體積計算。
(1)提問:圓錐的體積怎樣計算?
(2)口答下列各圓錐的體積:①底面積3平方分米,高2分米。
②底面積4平方厘米,高4.5厘米。
3.引入新課。
今天這節課,我們練習圓錐體積的計算,通過練習,還要能應用圓錐體積計算的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l.教學例2。
出示例題,讓學生讀題。提問:你們認為這道題要先求什么,再求這堆沙的重量?讓學生說說為什么要先求體積,才能求這堆沙的重量?這里底面直徑和高的數據怎樣獲得?指名板演,其他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
2.組織練習。
(1)做練一練。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
(2)討論練習三第6題:圓柱和圓錐的體積和高分別相等,那么,圓柱的`底面積和圓錐的底面積有什么關系?這道題,已知圓柱底面的周長,先求出什么?在怎樣?理清思路后
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
(3)討論練習三第7題。
底面周長相等,底面積就相等嗎?
這節課練習了圓錐的體積計算和應用:計算體積需要知道底面積和高。如果沒有告訴底面積,我們要先求半徑算出底面積,再計算體積。應用圓錐體積計算.有時候還可以計算出圓錐形物體的重量。
1.練習三第5題及數訓。
2.出示圓錐形模型,提問:你有什么辦法算山它的體積嗎,需要測量哪些數據?怎樣測量直徑和高。請同學們回去測量你用第167頁圖制作的圓錐,求出它的體積來。
3.思考練習三第8、9題。
小學數學教案導入 小學數學教案三年級篇二
1.進一步認識圖畫應用題的結構特點,會正確地敘述圖意,理解“求和”“求剩余”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正確解答圖畫應用題.
2.通過教學初步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正確識圖,理解圖中數量關系.
根據題意,正確選擇算法.
復習引入
1.學生開火車口算:8以內的加減法.
2.看圖說圖意并列式計算:
投影出示下面兩題:
師:第一題為什么用加法?第二題為什么用減法?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用圖畫表示的應用題.
二、學習新知
1.教學例題
(1)出示例題圖1(花圖).
師:誰來說一說這幅圖告訴了我們什么和什么,求什么?
指名回答.(花瓶里有5朵花,花瓶外有3朵花,一共有多少朵花?)
問:圖上哪一部分不容易看出來?(花瓶里的花的`朵數)
說明:當圖上的物體數量比較多或者物體間相互遮蓋的時候不容易數出它的個數,這時候題中會給我們標明是多少或者能夠讓我們根據題中給的條件算出來,這道題就給我們標明了數據(板書:5朵).
師:下面就請你們自己說一說這幅圖的意思.
集體說圖意.
問:要求一共有多少朵,怎么想?
(要求一共有多少朵,就要把花瓶里的5朵和花瓶外面的3朵合并起來,用加法計算.)
誰會列算式?
板書:5+3=8
問:5+3=8表示什么意思?5表示什么?3和8呢?
(2)出示例題圖2(小貓圖).
師:請你們自己說一說這幅圖的意思.
在學生獨立說的基礎上指名說圖意.(一共有8只小狗,跑了2只,還剩幾只?)
問:還剩幾只?(6只)你是怎么知道的?(算的或數的)
師:當數量比較多或者數不出來的時候,我們應該根據題中的數量關系用計算的方法來解答.
問:誰來說說這道題怎樣列式解答?
板書:8-2=6
問:8-2=6表示什么意思?8表示什么?2和6呢?
2.教學做一做
(1)投影出示蝸牛圖
指名說圖意,然后獨立解答.
指名列式,老師板書:6+2=8
問:這道題為什么用加法?
(2)投影出示小豬吹泡圖
學生試著自己說圖意,然后獨立解答.
指名列式,老師板書:8-3=5
問:這道題為什么用減法?8表示什么?
3.總結質疑:
師:想一想,今天我們學習的圖畫應用題和以前學習的圖畫應用題有什么不同?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鞏固提高
1.學生獨立完成教材46頁的第14題,然后投影訂正.
2.擺一擺、說一說
兩人一組,一人擺學具,一人說題意列算式.
3.看算式編題
出示:3+5= 8-2=
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編題,指名回答,大家當裁判.
板書設計
小學數學教案導入 小學數學教案三年級篇三
教案示例
課題:十幾減6
1.使學生能夠脫離直觀,直接用想加算減的方法計算十幾減6.
2.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使學生掌握十幾減6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十幾減6的計算.
理解用加法算減法的計算方法.
口算卡片、投影片等.
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
6+4=6+5=6+6=6+7=
6+8=6+9=6+10=
2.()里應填幾(出示投影)?
6+()=106+()=116+()=12
6+()=136+()=146+()=15
6+()=16
教師出示例1.【繼續演示課件十幾減6】
提問:我們已經學過減9、減8和減7的題,都是想加算減,那么11-6怎么想?得多少?
學生說出得數后再指名一學生說說想的過程.
教師出示13-6=□.【繼續演示課件十幾減6】
提問:計算13-6怎樣想?
讓學生翻開書,在例1中的括號和□中填上適當的數,再指名中下生說一遍想的過程.
教師出示例2.【繼續演示課件十幾減6】
提問:請同學們看這三道題(手指三道例題),想一想,每道題得數是多少?
教師逐個訂正完以后,可以引導學生說一說十幾減6的題怎樣算.算十幾減6的題目,先想6加幾得到這個被減數(可手指例題示范),那么想出來的這個數(用例題示范)就是要求的得數.
引導學生總結十幾減6的.口算.
隨堂練習【繼續演示課件十幾減6】
1.做一做第1題,出示投影.
(1)引導學生看圖說意,列式計算.
(2)學生填書.
2.做一做第2題,加減法對比練習.分組進行.
6+5=6+8=6+6=
11-6=14-6=12-6=
3.做一做第3題.學生獨立填寫,訂正時說一說怎樣的.
6+□=136+□=156+□=16
13-6=□15-6=□16-6=□
練習四第3~5題.
3.11-6=17-8=18-9=
14-7=15-6=16-7=
4.9+4=12-6=7+5=
11-7=6+8=16-9=
5.學校的胡琴和提琴一共有13把,胡琴有8把,提琴有多少把?
探究活動
使學生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復習20以內的減法.
教師制作如下的數字卡和算式卡:
1.教師發下數字卡和算式卡.
十幾減6
小學數學教案導入 小學數學教案三年級篇四
1.進一步理解采用法定計量單位的重要意義.
2.復習長度、面積、體積、質量、時間單位.
3.復習各種計量單位間的進率.
指導同學匯總整理學過的計量單位,牢固掌握各種計量單位及單位間的進率.
掌握各種計量單位的實際大小及進率,正確使用計量單位.
提問導入:同學們,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采用了國際上通用的法定計量單位,你能說說這是為什么嗎?(同學自由回答)
教師歸納:我國從1990年起廢除原來的計量單位,采用國際上通用的法定計量單位,目的是為了便于國際交流,擴大開放,不斷發展面向世界的外向型經濟.因此,我們要認真學好有關計量的知識.這節課我們整理和復習量的計量.(教師板書課題)
(一)啟發同學回憶:我們學過了哪些量的計量?
教師板書:
長度 質量 時間
面積
體積(容積)
(二)復習長度、面積、體積單位及進率.
1.啟發同學回憶:已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每個長度單位實際有多大?相鄰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2.啟發同學回憶:已學過的面積單位有哪些?每個面積單位實際有多大?相鄰單位間
的進率是多少?
同學討論:相鄰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為什么都是100?
師生歸納:面積單位是根據長度單位確定的,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10,面積單位間的.進率就是100.
3.啟發同學回憶:已學過的體積(容積)單位有哪些?相鄰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同學思考:相鄰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為什么是1000?
教師說明:面積單位體積(容積)單位都是依據長度單位確定的,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10,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體積(容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0,要注意它們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在實際計量時做到準確無誤.
4.練習.
(1)在( )里填上適當的計量單位名稱.
一枝鉛筆長176( ) 一個籃球場占地420( )
一張課桌寬52( ) 一個火柴盒的體積是21( )
一間教師的面積是48( ) 一種保溫瓶的容量是2( )
(2)一個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米,它的棱長是多少?它的每個面的面積是多少?
(3)用棱長1厘米的小正方體木塊堆成一個棱長1分米的正方體,需要多少塊?把這些小正方體木塊排成一行,有多長?
(三)復習質量單位.
1.啟發同學回憶:學過的質量單位有哪些?它們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并填寫下表)
2.練習.
①10麻袋大米約1( )
②l個雞蛋約6.5( )
③1棵白菜約2.5( )
④1名六年級同學體重是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