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二年級品德教案全冊

          網絡整理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最新二年級品德教案全冊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教案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二年級品德教案全冊篇一

          第一課時:

          除法(一)認識豎式

          課本第2頁~第3頁 分蘋果

          1.引導學生經歷分蘋果等實際操作,初步體會有余數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計算除有余數除法的書寫格式,使學生體會到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體會到學習有余數除法的必要性。

          3.在操作、探索、發現中,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1.使學生體驗除法的意義及乘法豎式的計算過程。體會余數要比除數小。

          2.通過分蘋果的實際操作,總結出除法豎式的書寫過程,使學生體會到除法豎式每一步的實際含義。

          投影儀,學生準備小圓片。

          一、 問題引入

          顯示20個蘋果畫面,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每盤放5個蘋果,20個可以放幾盤?

          二、探索新知

          1. 體驗除法豎式的計算過程。

          (1)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上述問題。

          (2) 接著進行全班集體交流。學生可能有很多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如:

          a. 通過乘法口訣四五二十得出結論:可以放4盤;

          b. 用除法算式算:20÷5=4,所以可以放4盤。

          (3) 同桌同學合作用20個圓片擺一擺,驗證推算結果是否正確,教師用實物投影儀顯示學生擺放的圓片圖,進一步進行驗證、交流。

          (4) 介紹除法豎式的寫法。

          教師指出:20÷5=4也可以用豎式計算。邊寫邊說明:

          橫式:20÷5=4

          二年級品德教案全冊篇二

          1、圖文結合,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會用“幫助”造句

          3、通過學習課文,再次體會小沉香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

          多媒體

          三、

          一、復習

          1、默寫詞語。打敗兇惡誠心激動

          2、把默寫的詞語連起來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二、新授

          1、教學第1自然段

          (1)指名讀

          (2)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3)什么叫“救母心切”?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

          (4)請你讀出小沉香“救母心切”的感情。指導讀

          2、教學第2自然段

          (1自讀

          (2)從該段,你有讀懂了什么?

          (3)出示:1、他翻過高山,跨過深澗。

          2、他不知翻過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過了多少座深澗。

          這兩句話意思相同嗎?

          這兩句話的不同,你能體會出來嗎?

          有感情地讀讀

          (5)齊讀第2自然段

          3、教學第3自然段

          (1)從沉香這些做法,我們感受到了什么?

          (2)是啊,誠心感動了仙人。

          4、教學第4自然段

          (1)指名讀第4自然段

          (2)(出示圖)華山怎么樣?此時沉香心情怎樣?

          (3)有感情地讀第一句

          (4)還有哪里體現出沉香心里無比激動?

          (5)看到這個感人的場面,你想說些什么?

          (6)帶著這種感情齊讀第4自然段、齊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小結

          四、作業

          1、選適當的詞語填在括號里

          一件件一針針一個個一線線一道道

          母親在燈下地為我補衣裳。

          沉香身上劃了血痕。

          我把玩具地收拾起來。

          沉香腳上磨出了血泡。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復述課文

          2、會用“幫助”造句

          二、教具準備:

          多媒體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指名說說課文內容

          2、再次讓學生默讀要求

          二、指導復述

          1、自己一邊默讀課文,一邊記下故事的情節。

          2、看掛圖,想情節,說說這個故事

          3、同座位互相復述,指名復述這個故事。

          4、把兩部分故事一起合起來說說。

          三、指導造句

          1、讀讀練習4中的三個句子

          2、你能仿照句子,也來用“幫助”造句嗎?

          3、你能用“幫助”造句時,把“幫助”放在句中不同的位置嗎?

          4、學生說,師生共同糾正。

          四、作業

          1、造句(兩個位置不同的句子)

          幫助……

          幫助……

          3、把兩課的故事連起來說一說,說給爸爸媽媽或弟弟妹妹聽。

          二年級品德教案全冊篇三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的筆算加法;

          2、使學生能熟練地進行豎式計算;

          3、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

          熟練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

          主題圖、投影片

          小棒

          一、解決情景中的問題

          1、教師出示主題圖

          師:上節課有的同學提出二(3)班和二(4)班也可以合乘一輛車,這節課我們來解決這個問題。

          師:怎樣能知道這兩個班是否能合乘一輛車呢?

          (要知道兩個班共有多少人?)

          師:怎樣列算式?

          學生說,教師板書:35+34=

          2、請學生在小組里討論怎樣計算“35+34”,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是用擺小棒的方法還是用豎式計算還是口算。

          3、請學生說明自己的想法

          (1)先請擺小棒的學生講

          提問:為什么把5根小棒和4根小棒和起來,3捆和3捆和起來?

          (2)再請列豎式的學生講

          提問:寫豎式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用豎式計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你是從哪一位加起的?

          (3)請口算的學生講

          提問:你是從哪一位加起的?

          口算時應注意什么?

          二、做一做:

          教師用投影片出示題目

          指名將題做在投影片上,其他學生做在書上

          集體訂正投影片上的題目,進行評價。

          同位相互檢查,相互評價

          三、練習:

          練習二第1題:

          先請學生看圖,說圖意,

          再列豎式計算。

          第2題:筆算下面各題。

          學生將題目寫在練習本上,同位相互檢查。

          二年級品德教案全冊篇四

          教學目標:

          1、觀察圖片并引導學生大膽地猜測和講述故事情節。

          2、理解故事內容,了解小兔子不借玉米棒的用意,懂得保留種子的必要性。

          3、利用圖片完整的講述故事。

          4、樂意表演故事,體驗表演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理解故事內容,了解小兔子不借玉米棒的用意,懂得保留種子的必要性。

          2、利用圖片完整的講述故事。

          教學準備:

          1、教學掛圖。

          2、角色表演道具:角色頭飾若干個,蘑菇、小豆子、紅棗實物若干。

          教學過程:

          一、引出故事。

          ——秋天到了,小動物們收獲了許多東西,小兔子收獲了很多很多的玉米棒,那黃澄澄的玉米粒,真逗人喜愛。小動物們也很喜歡,有好些小動物都來向小兔子借玉米棒,小兔子會不會借給他們呢?那我們就來聽一聽金色玉米棒的故事吧。

          二、傾聽故事“冬天——一把干蘑菇”

          冬天,冷颼颼的北風吹在臉上像刀刮一樣。小松鼠想,家里的糧食不多了,小兔子是我的好朋友,去向他借一個玉米棒吧。

          “咚咚咚!”小松鼠敲門了。“吱扭!”小兔子開門了。

          小兔子對小松鼠說:那玉米棒誰也不借的,你還是想想其他辦法吧。他送給小松鼠一把干蘑菇。

          誰來向小兔子借玉米棒了,小兔子有沒有借給他?小兔子是怎么對小松鼠說的?(跟讀那玉米棒誰也不借的,你還是想想其他辦法吧)小兔子沒有借玉米棒給小松鼠,送給小松鼠什么東西?(連起來講一講)

          三、傾聽故事“雪花飄落————一碗豆子”

          雪花飄落了,大雪蓋住了森林里的小路和山坡。有一只小松雞抖抖口袋,剩下的糧食不多了。她想,小兔子是好鄰居,去向他借玉米棒吧。

          “咚咚咚!”小松雞敲門了。“吱扭!”小兔子開門了。

          小兔子對小松雞說:那玉米棒誰也不借的,你還是想想其他辦法吧。他送給小松雞一碗小豆子。

          四、傾聽故事“小溪的冰融化——幾顆紅棗”

          小溪的冰融化了,泥洞里的小刺猬一覺睡醒,肚子餓極了。他想,我幫小兔子干過活,找他借個玉米棒準行。

          “咚咚咚!”小刺猬敲門了。“吱扭!”小兔子開門了。

          小兔子對小刺猬說:那玉米棒誰也不借的,你還是想想其他辦法吧。他送給小刺猬幾顆紅棗。

          五、傾聽故事“一場淅淅瀝瀝的春雨——到最后”

          一場淅淅瀝瀝的春雨后,小兔子在門前挖了一個個小坑,他剝下黃澄澄的玉米粒,一顆顆種下了。

          秋后,小兔子收獲了好多好多金色的玉米棒。他送一筐給小松鼠,送一筐給小松雞,送一筐給小刺猬。大家過了一個快快活活的冬天。

          小松鼠、小松雞、小刺猬也挑了三個的玉米棒藏了起來。你知道這是為什么了吧?

          教師小結:原來小兔子不借玉米棒給他的好朋友,是把玉米棒留下來當種子呢!留下種子以后,來年才可以大豐收呢!

          六、借助教學圖片,完整欣賞故事。

          1、圖片講完了,下面完整的欣賞一下吧!師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2、根據圖片完整的講述故事。

          七、情景表演:借助頭飾和實物表演故事。

          運用頭飾等材料在區角活動時表演金色玉米棒的故事

          二年級品德教案全冊篇五

          經過以前一年多的學習,已掌握了一些簡單的基本繪畫知識和技能,學生想象力豐富、大膽,對想象畫、記憶畫,有較強烈表現欲望,色彩表現力強,同時繪畫作業普遍水平較高。

          1.通過有趣的美術表現和欣賞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運用多種材料和工具,進行繪畫和簡單工具制作。

          3.培養學生空間知覺,形象記憶,創造等能力。

          本冊教材共二十課,分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等方面。具體有以玩具為題材,以兒童生活與科技益智結合為切入口,引導學生進行欣賞與創作學習。有以動物為題材,以想象為手段,以編織動物童話故事為目的的進行設計。有以“學生與生活、自然”為切入點,激發學生表現大自然、生活物象的情感,學會用藝術的眼光觀察生活。有以“學生與文化生活”為切入點,學習小泥人、泥面具等內容,讓學生感知中國陶瓷,體會民間玩具獨特的審美趣味,培養對勞動人民熱愛的情感等。課程以培養學生的求新、求異為目的,形式多種多樣,給學生很大的發展空間,滿足各種學生創造美和表現美的愿望。

          1.想象畫的訓練,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2.在課堂教學中(特別是繪畫練習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創造力和表現力。

          3.進行工藝制作,培養動手能力,立體造型,想象力和概括力。

          4.提高學生欣賞水平,培養美術興趣。

          1.想象能力的培養和動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2.在繪畫、工藝教學中,使學生的觀察力、創造力和表現力得到進一步培養,動手能力,立體造型,空間想象力也有所發展。

          1.加強對學生美術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整體性的滲透,采取好學生帶動差學生的方法。

          2.要求在構圖時飽滿,畫滿,畫大,畫得有生氣,有意趣。3、通過課堂講評作業,教繪畫技能與工藝制作相結合,來調動學生的興趣,提高技能表現。

          1.知識教育要點

          (1)對各種自然平面形進行認識和感受。

          (2)運用復雜平面形和組合平面形表現景和物。

          (3)用記憶畫形式表現自己的人和物,豐富兒童的視覺記憶表象。

          (4)運用各種平面材料,幫助學生認識對稱形和不對稱形。

          (5)學習撕、剪、拼、貼等手工制作方法。

          (6)了解我國著名畫家的作品,欣賞祖國自然風光。

          2.能力培養要點

          (1)激發學生觀察生活、自然的興趣。初步培養注意力和觀察力。

          (2)在繪畫中能大量描繪所見所想的形狀,畫出色彩鮮明的畫面。

          (3)熟練使用各種工具材料,進行涂、描、撕、剪、拼貼等,較順利地完成作業。

          (4)培養學生通過感受和想象,對美術館作品和自然風光進行改革欣賞。

          3.審美教育要點

          (1)通過欣賞我國著名畫家的作品,使學生了解祖國優秀的文化藝術。

          (2)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和自然風光。

          二年級品德教案全冊篇六

          1、你的家鄉在哪里?喜歡嗎?我們都愛自己的家鄉,有幾位小朋友跟你們一樣,也熱愛自己的家鄉,也愛畫自己美麗的家鄉。你想把自己美麗的家鄉畫下來嗎?我們先學一學課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樣用畫筆向我們介紹家鄉的?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24課《畫家鄉》,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2、提出自讀課文要求:

          (1)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標自然段。

          (2)遇到生字朋友圈出來。

          (3)借助拼音把生字寶寶多讀幾遍,并想想怎樣記住它。

          (4)思考:文中介紹了哪幾個小朋友的家鄉?他們的家鄉分別在哪里?

          1、出示濤濤家鄉的圖片

          這是誰的家鄉?在畫上你看到了什么?找找濤濤畫了些什么?濤濤畫的海是什么樣的?

          出示濤濤家鄉的句子,生自由讀這一段,反復朗讀體會景美及語言的韻律美。

          2、出示山山家鄉的圖片

          這是誰的家鄉?在畫上你看到了什么?找找山山畫了些什么?出示山山家鄉的句子,生自由讀這一段,反復朗讀體會景美及語言的韻律美。

          3、出示平平家鄉的圖片

          這是誰的家鄉?在畫上你看到了什么?找找平平畫了些什么?平平畫的平原是什么樣的?

          出示平平家鄉的句子,生自由讀這一段,反復朗讀體會景美及語言的韻律美。

          4、出示青青家鄉的圖片

          這是誰的家鄉?在畫上你看到了什么?找找青青畫了些什么?青青畫的草原是什么樣的?

          5、出示京京家鄉的圖片

          這是誰的家鄉?在畫上你看到了什么?找找京京畫了些什么?京京畫的城市是什么樣的?

          6、讀讀說說:________那么_______那么__________。

          1、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指導學生畫出自己的家鄉

          我們剛才已經游覽參觀了五位小朋友的家鄉,他們的家鄉多美啊!老師覺得我們的家鄉也很美,請大家拿出紙和筆,用絢爛的色彩來畫畫自己的家鄉吧!

          3、介紹自己的家鄉

          你們想請你的朋友到自己的家鄉去玩嗎?下節課,我們請我們班小導游介紹介紹你的家鄉。

          板書設計:

          24畫家鄉

          小朋友:濤濤山山平平青青京京

          家鄉:海邊山里平原草原城市

          二年級品德教案全冊篇七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16個,會寫其中的8個。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本課生字的音、形、義。

          難點:理解內容。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磁帶、課件。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借助拼音初讀課文,標出不認識的字。

          2、指名讀課文,其余同學聽,師生評議。

          3、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聽。

          4、說一說課文中哪些字音要注意讀準。

          二、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領讀正音。

          2、重點指導下面幾個字形的書寫。

          玉:“王”字加一點。

          粒:米+立

          糧:米+良

          3、教師示范書寫。

          4、學生描紅,再在田字格里書寫。

          三、組詞。

          玉()()()粒()()()

          糧()()()行()()()

          必()()()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16個,會寫其中的8個。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本課生字的音、形、義。

          難點:理解內容。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磁帶、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生字組成的詞語。

          2、指名分段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哪幾個動物和玉米的關系。

          二、朗讀感悟

          1、理解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

          2、師生共同評價。

          3、理解學習課文第4-10自然段,思考:

          (1)松鼠向小兔借到了什么?(一把干蘑菇)

          (2)松雞向小兔借到了什么?(一碗豆子)

          (3)刺猬向小兔借到了什么?(幾顆紅棗)

          4、研讀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

          (1)男女同學分別讀前兩個自然段,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2)思考:小兔為什么不借玉米棒子?

          三、總結全文。

          四、作業:

          照樣子寫句子。

          例:冷冷的北風吹在臉上,像針扎一樣。

          二年級品德教案全冊篇八

          第一課時克和千克的認識

          課本p85~86頁,及第88~89頁的第3~6題。

          1、使學生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克。

          2、在具體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臺秤稱物體質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克的實際質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實際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關系。

          3、通過從實際生活中引出質量單位的觀念,讓學生認識到質量單位與時間生活是緊密聯系的,在時間生活中非常有用的。

          1、掌握質量單位:克、千克。

          2、掌握克和千克的換算關系:1千克=1000克。

          建立克和千克的時間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關系。

          一、創設情境,引人新知

          1、拿出一本數學教課書,和一只筆,提問:哪個重有些?

          2、肯定學生的回答,并讓學生“掂一掂”,然后讓學生說說有什么樣的感覺。

          3、從剛才的實踐得出結論:物體有輕有重。板書課題。

          二、觀察、操作領悟新知

          1、出示主題掛圖,物體的輕重的計量。觀察主題掛圖。

          (1)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幅圖畫的是什么?

          (2)這幅圖中的小朋友和阿姨在說什么?

          (3)前幾天,老師讓大家廣泛收集、調查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物品的質量,我們現在來交流以下好嗎?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單位來表示。

          (4)在學生說的同時,老師拿出有準備的東西展示。

          2、克的認識。

          (2)出示天平,簡單介紹天平的結構,并說明使用方法。

          (3)將一個2分皮放在左邊盤內。1克砝碼放在右盤內,讓學生觀察。

          提問:你們發現了什么?這個2分皮重多少克?板書:克

          (4)“1克有多重?”我們來掂一掂好嗎?

          3、千克的認識。

          (1)出示盤稱。大家認識這稱嗎?

          (2)看看盤稱的使用方法。現在要稱1千克的水果或蔬菜,誰能當售貨員來稱一稱?

          (3)現在先掂一掂自己的書包有多重?估計有幾千克,然后用稱一稱。

          (4)剛才大家都說了,一袋鹽中農500克,那兩袋呢?

          (5)板書:1000克

          1000克和1千克比較,請同學們猜一猜,誰重?

          板書1000克=1千克

          齊讀:1000克=1千克

          三、效果測評。

          1、完成教材第88頁第3題。

          2、完成教材第89頁第4題。

          3、完成教材第89頁第5題。

          4、完成教材第89頁第5題。

          四、全課總結。

          今天你學習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稱一稱

          教學內容:課本第87~89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稱一稱”的實踐活動,親自感受1課和1千克的實際質量。

          2、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加深質量單位的理解,讓學生深刻體會到質量單位與實際生活是緊密聯系的,在實際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

          3、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及創新意識。

          4、培養學生與他人的合作意識和分工合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

          1、進一步了解克和千克的質量單位概念。

          2、能夠用老師提供的稱,來稱量物體質量。

          教學難點:

          鞏固對質量單位實際概念是認識。

          教學準備:

          天平,盤稱,適量的生活用品,如水果,蔬菜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人新知。

          請同學們想一想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二、實踐、操作領悟新知

          1、稱一稱。

          要稱我們就要用到什么?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幾種常見的稱。這些稱各有什么用途?

          (2)下面我們來重點實踐一下生活中最常見的盤稱和電子稱。

          出示掛圖稱水果、蔬菜。

          1千克蘋果有多少個?能把書中的蘋果數一數嗎?你們想自己稱一稱嗎?

          (3)分組活動。

          明確活動要求:各小組把自己帶來的水果、蔬菜各稱出1千克。再數一數各有多少個。

          (4)剛才我們使用了盤稱稱物品的質量,是用什么作單位?請小組長上來匯報一下本組稱的結果。

          (5)通過剛才的小組活動,大家發現1千克的水果、雞蛋有幾個。魚有幾條?

          2、估一估。

          (1)大家能估一估你們帶來的其他日用品的質量有多少嗎?你估計的理由是什么?把估計的結果寫到書上。

          (2)稱一稱,驗證學生估計的結果。

          三、教學效果測評

          1、引導學生完成教材第88頁第1題。

          2、引導學生完成教材第88頁第2題。

          3、引導學生完成教材第89頁第7題。

          四、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學到了什么?請大家想一想,說一說。

          亚洲影院天堂中文av色| 亚洲爆乳无码专区|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绿巨人| 香蕉视频亚洲一级| 中文字幕精品三区无码亚洲|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尤物| 亚洲第一页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 亚洲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视频网站| 亚洲成人免费网站| 色偷偷亚洲女人天堂观看欧| 亚洲一级特黄特黄的大片 |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亚洲国产bv网站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 亚洲免费综合色在线视频| 蜜桃传媒一区二区亚洲AV| 大桥未久亚洲无av码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久久| 亚洲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猛|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专区|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在线|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玖玖玖在线观看| 亚洲自偷自偷偷色无码中文|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亚洲天堂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中文久久字幕| 国产亚洲蜜芽精品久久| 亚洲熟妇丰满多毛XXXX|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AV色吊丝无码|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区艳妇糸列短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