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教案

          網絡整理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年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應該怎么制定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教案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教案篇一

          1、經歷運用平移、旋轉或軸對稱進行圖案設計的過程,能運用圖形的變換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2、結合圖案設計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在設計圖案中的作用,體驗圖形的變換過程,發展空間觀念。

          3、結合欣賞和設計美麗的圖案,感受圖形世界的神奇。

          1、能夠有條理地表達一個簡單圖形平移、旋轉或作軸對稱圖形的過程。

          2、能靈活運用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一、情境導入利用課件顯示美麗的圖案,配音樂,讓學生欣賞。

          二、學習新課

          (一)圖案欣賞:

          1、伴著動聽的音樂,我們欣賞了這些美麗的圖案,你有什么感受?

          2、讓學生盡情發表自己的感受。(你看到的這些生活中的美麗圖案,你想說什么?)

          三、觀察、分析圖案:

          1、課件展示教材中的花瓣圖案。讓學生觀察后說一說這些圖案是如何得到的,是由哪個基本圖形通過怎樣的變換方式得到的?(教材中呈現的花瓣是曲線圖形,學生在畫這個圖時會感到困難,可以讓學生看著圖進行分析,也可以剪好一個基本圖形,讓學生在操作中體會圖案設計的基本過程。)

          2、小組內進行交流。

          3、小組代表匯報研究結果。(匯報花瓣圖案分別是由哪個基本圖形變換過來的?通過怎樣的操作得來的?)

          4、你還有其他方法嗎?

          5、教師小結:

          其實很多美麗的圖案都是由基本的圖形通過變換而來的,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就可以找到其規律。

          四、設計圖案。

          1、鼓勵學生觀察分析圖形的變換,進一步認識平移,旋轉和軸對稱。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方法,把自己的思考過程表達出來。

          2、小組合作設計圖案。(組長匯報交流的結果。)

          3、作品展示:

          (1)作品展示:把學生設計的圖案分小組張貼在教室的前面,學生參觀作品。

          (2)學生評價:每個小組學生上臺對自己小組的作品進行評價,比一比看誰評價得好。

          4、全班交流,學生欣賞并評價。(學生點評)

          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教案篇二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看魔術嗎?今天老師給大家表演一個魔術。

          (師表演魔術:一鐵質茶杯中裝滿水(紅色)后,倒入一透明量杯中)

          師:同學們,請注意觀看,這量杯中的水可是很特別的哦。

          (學生注意力都集中到觀賞量杯中的水上了)

          (師趁學生不注意,偷偷地將一磁鐵塊放入鐵質茶杯中。)

          師:(將鐵質茶杯口朝下,抖一抖)茶杯中還有水嗎?有東西嗎?

          生:沒有。

          師:現在,老師將量杯中的水倒回到鐵質茶杯中,猜猜會怎樣?

          生:還是滿滿的一杯水。

          師:不見得,老師現在就把水倒回去,你們注意觀察,看看會不會有奇跡發生。

          (師將量杯中的水慢慢倒回鐵質茶杯中,茶杯中的水滿后又往外溢出。)

          (學生都露出驚訝的神色)

          師:我不是告訴過你們嗎?這水很特別,這不,水溢出來了不是。

          (學生很納悶)

          師:你們有誰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生1:鐵質茶杯中的水沒倒干凈。

          師:剛才我明明倒給你們看的,里面沒水。

          生2:那茶杯中一定有什么東西。

          師:是嗎?剛剛茶杯倒著的時候,明明沒有東西掉下來,要不,你來查一查。

          (生2上臺查驗)

          師:告訴同學們,這茶杯中有沒有東西?

          生:有的。

          生:知道了,是因為茶杯中放了一塊磁鐵的緣故。

          師:那為什么茶杯中放了東西,水就會溢出來?

          生1:因為茶杯中的磁鐵塊擠掉一部分水。

          生2:因為茶杯中的磁鐵塊占了一個空間。

          師:對呀,物體是占有空間的。

          (板書:物體占空間)

          師:(指著教室里的粉筆盒、音箱、電視柜)這三個物體哪個占空間最大?哪個占的空間最小?)

          生:粉筆盒占的空間最小,電視柜占的空間最大。

          師:看來,物體不但占有空間,而且占空間是有大小的。(板書:大小)我們把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板書:所,叫做物體的體積)

          師:粉筆盒、音箱、電視柜,誰的體積最大?誰的體積最小?

          生:粉筆盒的體積最大,電視機柜的體積最小。

          片斷二:設置沖突,啟迪思維

          師:是不是所有物體的體積一看就能看出它的大小呢?

          生1:我覺得正方體的體積大。

          生2:我覺得長方體的體積大。

          師:現在有兩派意見,有沒有好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生1:可以把它們都放在杯子里,看水位升得高的那個物體體積就大。

          師:這倒是一個好辦法,能從魔術中受到啟發,只是操作起來有點困難。這些可都是紙做的哦。

          生2:把它們劃分成同樣大小的小方塊,誰包含的小方塊多,誰的體積就大。

          師:這也是一種好辦法,我們來試一試。

          (師拆開兩個物體的外包裝)現在你能看出哪個物體的體積大嗎?

          生:長方體的體積大,因為它含的小方塊的個數多。

          男生:女生先數。

          師:女士優先。你們男生很有紳士風度,請男生閉眼,女生準備。

          (師出示由6個小正方體組成的長方體)

          女生(齊數):1、2、3、4、5、6

          師:請男生準備,女生閉眼。

          (出示由2個大正方體組成的長方體)

          男生(齊):1、2

          師:男生睜眼,剛才女生數了6個,男生數了2個,誰看到的長方體大?

          生(齊):女生看到的長方體大。

          師(驚訝狀):真的嗎?(同時出示兩個長方體)剛才不是說誰包含的小正方體個數多,誰的體積就大。

          生(急切地):這些小正方體大小不一樣,必須是同樣大小的才能比。

          師:對呀,要同樣大小的小正方體才能比較,那要多大呢?是不是要統一一下。這種統一大小的正方體就是體積單位。

          (板書:體積單位)

          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教案篇三

          《百分數的應用(三)》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內容。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已有兩個層次的基礎:用分數解決實際問題和百分數知識的學習。同時,本課的學習還將是學生初中代數學習的知識基礎。

          本課的編排是這樣的,教材呈現出一幅笑笑媽媽記錄的家庭消費情況統計表以及針對表格提出的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和課后閱讀資料主要是體現百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而第二問則是本課的重點所在。

          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本課編排特點,我將本課目標設定為以下兩點

          1.通過探索、交流、比較,使學生掌握根據百分數的意義列方程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體會百分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2.培養學生自主構建知識結構、與人交流以及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根據百分數的意義列方程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

          找準題目中的等量關系

          二、說教法與學法

          1.探究交流——自主構建。

          2.聯系生活——體驗價值。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自主探究、相互交流、分析比較、聯系生活都是學習本課的有效方式。

          三、說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環節分為3大塊:閱讀資料,導入新課——自主探究,分析比較——拓展思路,學以致用。

          課始,閱讀資料,導入新課。課件出示教材中的閱讀材

          料關于恩格爾系數的介紹。請學生帶著下列問題獨立閱讀“恩格爾系數指什么?結合課前收集的數據你能計算出你家的恩格爾系數,并對此做出科學解釋嗎?”,然后同桌交流,全班反饋并小結得出:百分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同時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來學習“百分數的應用(三)”。

          應的復習題就是為了讓學生主動尋找新的知識生長點,感悟新的學習方法以達到學習能力的培養。

          課中,“自主探究,分析比較”分為3個層次:循序漸進,動態示題——探究交流,夯實基礎——比較優化,激活思維。

          首先:循序漸進,動態示題。“笑笑也調查了一份他們家的

          食品支出情況,我們去看一看”然后運用課件將表格中的第一排數據一一出示,讓學生分別判斷處于什么生活水平,然后再說一說有什么發現。這樣逐一出示,能夠讓學生的觀察視野隨著時間的推移,直觀的發現笑笑家生活水平從貧困—溫飽—接近小康的巨大變化,感受到這些年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然后再出示整張表格。這時,我將問題(1)去掉,因為它已經在動態出示表格的過程中完成了,直接將問題(2)改成(1)隨著表格一起出現:“1985年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210元,你知道這個家庭的總支出嗎?”我把它分成探究交流環節和比較優化環節。

          探究交流,夯實基礎。這個環節主要通過以下4步完成

          1.獨立審題,并嘗試畫圖、列式、解答。

          2.小組內交流想法:“你是怎么想的?”

          3.在黑板上展示一些有代表性的方法。

          4.全班交流反饋。

          獨立完成有利于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親歷知識的形成,

          以達到自主建構。交流想法則是用語言將自己的思考過程再一次論證,展現。

          而在展示方法這一步,由于前面的學習基礎,大部分同學都會選擇用方程來解這道題,主要有“65%x-35%x=210”,也有可能會出現這一種“(65%-35%)x=210”,當然也不排除少數同學用算術方法---210÷(65%-35%)。所以將這三種代表性的方法都展示在黑板上。在反饋的時侯一定要引導學生說出解題思路,尤其是對等量關系的把握。比如第一種“65%x-35%x=210”根據要求,學生一般都會先畫出線段圖,那么首先要讓學生根據線段圖說出圖意,其次說出列方程的根據:“你是抓住哪句話來分析的?”通過“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210元”得出等量關系:“食品支出的錢數-其他支出的錢數=210元”,再根據等量關系說出所列方程的含義:“65%x、35%x分別表示什么?”以加深學生對本課的理解并達成本課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對于“(65%-35%)x=210”雖然從算式來看只是在第一種的基礎上運用了乘法分配律,但是實際上他們所依據的數量關系是完全不一樣的,可適時讓學生討論這兩種方程方法的區別與聯系。期間對于學生因為粗心比較容易犯的錯誤,要拿出來讓他們自己去思考、討論錯的原因。總之,對于基礎好的同學多放手,給他們探索的空間,注重學習能力的培養,對于基礎差的學生既要讓他們思考也要在他困惑時給予引導。

          據題目中的數量關系直接列出方程式,便于理解;同時指出列方程這種方法在我們以后的學習和實際生活中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然后要求學生用列方程的方法完成教材試一試的第2題“(2)2005年,食品支出占50%,旅游支出占10%,兩項支出一共5400元,這個家庭的總支出是多少元?”

          來鞏固所學。由于第一題“(1)1995年,其它支出比食品支出少760元,這個家庭的總支出是多少元?”與例題是重復的,所以刪掉。而第(2)題作為例題的延伸和對主題資源的有效利用做為課堂練習。

          課尾——拓展思路,學以致用。由于前面的學習比較充分,而教材后面的練習題和例題基本處于同一層次水平,所以我在豐富練習的內容和形式以及聯系生活實際這兩方面作了一些探索。據此我設計了兩道練習題。

          1.某班在一次數學單元訓練中這道題是從扇形圖的練習形式以及涵蓋了基本訓練、變式訓練、發散訓練的練習內容兩方面豐富了本課,其意圖是在鞏固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舉一反三的數學能力以及創新意識、環保意識的培養。 第二道題選用的材料是《我國前三季度全國財政收入情況》的財經報道。

          2.在全球經濟危機的大局面下,我國經濟率先崛起。截至9月份,前三季度累計全國財政收入5151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3%,其中中央本級收入27526.8億元,同比增1.6%,地方本級收入23992.07億元同比增長9.8% 問題:根據這些信息你能知道什么?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并列出算式? 這道題的數據雖然復雜不方便計算,但是體現了數學材料的真實性。其傾向性在于培養學生自主搜集、提取信息并加以綜合運用的能力。 下面我來介紹一下本課的板書: 因為本課本著“放手讓學生探索”的定位思想,所以板書的設計遵循“黑板是學生的試驗田”的原則,除了教師板書課題及一些重點要求外,主要是學生上來展示他們的解題方法。

          就是這樣,一堂樸實數學課的探究與應用,就此結束,希望能得到在做的專家與同仁的指導。謝謝!

          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教案篇四

          實踐要求:

          1、經歷有目的、有設計、有步驟、有合作的實踐活動。

          2、結合實際情境,體驗發現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3、在給定目標下,感受針對具體問題提出設計思路、制定簡單的方案解決問題的過程。

          4、通過應用和反思,進一步理解所用的知識和方法,了解所學知識之間的聯系,獲得數學活動經驗。

          教學內容:

          冀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69——70頁。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學會理財,能對自己設計的理財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釋。

          2、數學思考:如何對自己設計的理財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釋。

          3、問題解決:可以通過比較、思考、交流的方法,經歷計算對自己的理財方案作出解釋。

          4、情感態度:感受理財的重要性,經歷運用所學的知識學習理財,培養科學、合理的理財觀念。

          教學重點:

          學會理財,會對自己設計的理財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釋。

          教學難點:

          對自己設計的理財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釋。

          教學流程:

          一、導入

          老師最近看了一套《貝貝熊系列》叢書,是關于培養孩子理財能力方面的書籍,讀了以后覺得受益匪淺,在動物界,貝貝熊通過學習能做到對自己的財富有計劃、合理支配,我想我們通過這一單元前面的學習,也能夠對我們的財富進行支配,你們同意嗎?那好,希望通過這節課,我們也能合理支配自己的財富,即掌握《學會理財》的能力。

          {設計意圖:通過和學生談話,輕松引入本節課的課題}

          二、任務一

          設計方案,解決問題

          聰聰的爸爸是一個工程師,他設計的一個工程中標后,老板獎勵他8000元的獎金。再過6年聰聰就要上大學了,爸爸決定把這筆錢存入銀行,留給聰聰上大學用。(存款方式為整存整取)

          (1)小組合作,做出3個存錢方案。(提示:小組先商議好方案,然后寫到學案上)

          (2)并算每種方案可獲得的利息。(根據小組制定的三種存錢方案,組長做好合理分工,計算利息,為了便于計算,我們計算利息的時候,只考慮本金)

          (3)議一議:你認為那種存錢方案?為什么?

          三、小組匯報、展示

          四、任務二

          聰聰一家三口,媽媽每月的工資是2160元,爸爸每月的工資是4180元,爸爸的工資中還要繳納30多元的個人所得稅。過6年聰聰要上大學,請你幫聰聰家做一個零存整取的計劃。

          零存整取:零存整取是銀行定期儲蓄的一種基本類型,是指儲戶在進行銀行存款時約定存期、每月固定存款、到期一次支取本息的一種儲蓄方式。零存整取一般每月5元起存,每月存入一次,中途如有漏存,應在次月補齊,只有一次補交機會。存期一般分一年、三年和五年。

          (1)計算聰聰家每個月的結余。

          (2)根據聰聰家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存錢計劃,并說明理由。

          (3)按照你的存錢計劃,算一下,到期能取回多少錢?

          知識鏈接:零存整取利息計算公式是:利息=月存金額×累計月積數×月利率。

          其中累計月積數=(存入次數+1)÷2×存入次數。據此推算一年期的累計月積數為(12+1)÷2×12=78,以此類推,三年期、五年期的累計月積數分別為666和1830。

          五、分享收獲

          六、課下作業

          為自己的零花錢制定一個零存整取的存錢計劃。

          板書設計:

          收入:2160+4180=6340(元)

          支出:2500+800+200+160+30=3690(元)

          結余:6340—3690=2650(元)

          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操作、觀察、驗證和討論歸納等數學活動的過程,探索并掌握圓的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面積,并能應用公式解決相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2.使學生進一步體會“轉化”方法的價值,培養運用已學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發展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體會數學來自于生活實際的需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圓的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面積。

          教學難點:

          理解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

          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圖。

          一、回顧舊知,引入新知

          1.師:四年級時,我們學習了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的方法,誰來說一說它們的面積的計算方法。

          學生回答,教師予以肯定。

          2.提問:圓的周長怎么計算?已知圓的周長,如何計算它的直徑或半徑?

          3.引入:我們已經研究了圓的周長和直徑、半徑的計算方法,今天這節課我們來研究圓的面積是如何計算的。

          (板書:圓的面積)

          設計意圖 通過復習,促進學生對周長和已知周長求直徑或半徑的理解,喚起學生求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經驗,為新課的學習做好準備。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學例7。

          (l)初步猜想:圓的面積可能與什么有關?說說你猜想的依據。

          (2)圓的面積和半徑或直徑究竟有著怎樣的關系呢?我們可以做一個實驗。

          (4)學生獨立完成填空。

          (5)猜測:圓的面積大約是正方形面積的幾倍?

          學生回笞后,明確:圓的面積小于正方形面積的4倍,有可能是3倍多一些。

          (6)出示例7后兩幅圖,按照同樣的方法進行計算并填表。

          正方形的面積/

          圓的半徑/

          圓的面積/

          圓面積大約是正方形面積的幾倍

          (精確到十分位)

          2.交流歸納:觀察上面的表格,你有什么發現?

          通過交流,明確

          (1)圓的面積是它的半徑平方的3倍多一些。

          (2)圓的面積可能是半徑平方的兀倍。

          3.教學例8。

          (2)操作體驗:教師演示把圓平均分成16份,并拼成一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

          (3)提問:拼成的圖形像什么圖形?追問:為什么說它像一個平行四邊形?

          (5)交流后,教師出示推導圖。拼成的長方形與原來的圓有什么聯系?在小組中討論交流。

          (6)在集體交流中借助圖示小結:長方形的面積與圓的面積相等;長方形的寬是圓的半徑;長方形的長是圓周長的一半。

          (8)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

          長方形的面積一長×寬

          圓的面積=

          (9)追問:有了這樣一個公式,知道圓的什么條件,就可以計算圓的面積了?

          4.教學例9。

          (1)出示例9,提問:有沒有在生活中見過自動旋轉_器?

          (2)想象一下自動_器旋轉一周后噴灌的地方是什么圖形,_的最遠的距離是什么意思。

          (3)學生獨立完成計算。

          (4)集體交流。

          5.教學例10。

          (1)請同學讀題,解讀題意。

          (2)找出題中的已知條件。

          (3)分析解題過程。

          (4)明確各個量之間的轉化關系。

          三、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1.完成“練一練”。

          (1)學生獨立解答。

          (2)集體交流。

          2.完成練習十五第1題。

          (l)學生獨立解答。

          (2)集體交流。

          3.完成練習十五第3題。

          (1)學生列式后用計算器計算。

          (2)集體交流。

          4.完成練習十五第4題。

          (1)學生獨立解答。

          (2)集體交流,指出:已知周長求面積,先要根據周長求出半徑。

          5.作業:練習十五第2、5題。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發言,教師點評。

          圓的面積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教案篇六

          教學目標:

          1、理解反比例的意義。

          2、能根據反比例的意義,正確判斷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

          3、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判斷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反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

          利用反比例的意義,正確判斷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

          2、下表中的兩種量是不是成正比例?為什么?

          二、自主探究

          (一)教學例1

          1.出示例1,提出觀察思考要求:

          從表中你發現了什么?這個表同復習的表相比,有什么不同?

          (1)表中的兩種量是每小時加工的數量和所需的加工時間。

          教師板書:每小時加工數和加工時間

          (2)每小時加工的數量擴大,所需的加工時間反而縮小;每小時加工的數量縮小,所需的加工時間反而擴大。

          教師追問:這是兩種相關聯的量嗎?為什么?

          (3)每兩個相對應的數的乘積都是600.

          教師板書:零件總數

          每小時加工數×加工時間=零件總數

          3.小結

          通過剛才的研究,我們知道,每小時加工數和加工時間是兩種相關聯的量,每小時加工數變化,加工時間也隨著變化,每小時加工數乘以加工時間等于零件總數,這里的零件總數是一定的。

          (二)教學例2

          1.出示例2,根據題意,學生口述填表。

          2.教師提問:

          (1)表中有哪兩種量?是相關聯的量嗎?

          教師板書:每本張數和裝訂本數

          (2)裝訂的本數是怎樣隨著每本的張數變化的?

          (3)表中的兩種量有什么變化規律?

          (三)比較例1和例2,概括反比例的意義。

          1.請你比較例1和例2,它們有什么相同點?

          (1)都有兩種相關聯的量。

          (2)都是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

          (3)都是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

          2.教師小結

          像這樣的兩種量,我們就把它們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反比例關系。

          教師板書: xy =k(一定)

          三、課堂小結

          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成反比例的量,知道了什么樣的兩種量是成反比例的量,也學會了怎樣判斷兩種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在判斷時,同學們要按照反比例的意義,認真分析,做出正確的判斷。

          2、通過今天的學習,正比例關系和反比例關系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四、課堂練習

          完成教材43頁做一做

          五、課后作業

          練習七6、7、8、9題。

          六、板書設計

          成反比例的量 xy=k(一定)

          每小時加工數×加工時間=零件總數(一定)

          每本頁數×裝訂本數=紙的總頁數(一定)

          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教案篇七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54頁“比的應用”。

          【教學目標】

          1、理解按一定比例來分配一個數量的意義。

          2、根據題中所給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總數量的幾分之幾,能熟練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教具準備】

          cai課件

          【教學設計】

          教 學 過 程

          教 學 過 程 說 明

          一、 創設情境:

          2、 請同學們想一想:你認為怎么分合理?說一說你的分法。

          二、探究新知:

          1、 出示題目:這筐橘子按3:2應該怎樣分?

          (1)小組合作(用小棒代替橘子,實際操作)。

          (2) 記錄分配的過程。

          (3)各小組匯報:自己的分法。

          大班 小班

          3個 2個

          6個 4個

          30個 20個

          …… ……

          2、出示題目:如果有140個橘子,按照3:2又應該怎樣分?

          (1) 小組合作。

          (2) 交流、展示。

          (3) 比較不同的方法,找找他們的共同點。

          方法一:

          大班 小班

          30個 20個

          30個 20個

          …… ……

          方法二:畫圖

          140個

          方法三:列式

          3+2=5

          140× = 84(個)

          140× = 56 (個)

          答:大班分84個,小班分56個,比較合理。

          (還會出現用整數方法來列式計算的。)

          3、小結: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時,同學們要認真分析數量關系,可以選用多種方法解答。

          三、鞏固新知。

          完成課本第55頁:

          1、獨立試做:試一試

          2、獨立試做練一練的1題、2題,3題搶答,并說明理由。

          四、知識拓展:數學故事。(共同探討方法)

          五、總結:1、學生看書總結本節所學內容。

          2、提出自己還有些疑惑的問題。

          六、【板書】

          比的應用

          3+2=5

          140× = 84(個)

          140× = 56 (個)

          答:大班分84個,小班分56個,比較合理 提供現實生活情境,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分析問題中的數學信息。

          這一過程要給學生提供充分的體驗時間,在實際操作中,學生會不斷調整一次分配的數量,不斷的產生新的解題的策略,理解按一定的比例來分配的意義。

          有上面小組合作的經驗與發現,這次可以操作、畫圖、列式等不同的方法來分,從實踐中發現規律,理解部分量與總量的關系。

          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和老師都能及時的發現不懂的,理解不好的問題,便于及時處理。

          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教案篇八

          “圓的認識(一)”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圖形和初步認識圓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這是學生研究曲線圖形的開始,是學生認識發展的又一次飛躍。通過圓的有關知識學習,不僅加深學生對周圍事物的理解,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也為以后學習圓柱圓錐等知識打好基礎。

          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生活經驗,例如:騎過自行車,有些學生可能還用過圓規,對圓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只是從直觀的認識,本課將在學生原有的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圓的特征,使學生生科體會圓的特征與我們生活緊密相連。學生在低年級時對圓已有初步地感知,但對于建立正確的圓的概念以及掌握圓的特征還是比較的困難。由認識平面的直線圖形到認識平面的曲線圖形,是學生人認識發展的一次飛躍。

          教學目標

          1.創設情境,幫助學生認識圓,學會用圓規畫圓,理解同一個圓里直徑和半徑的關系。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畫圓的過程中認識圓的特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意識和自主探究,合作創新的精神。

          3.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應用的價值。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在觀察操作中體會圓的特征。

          難點:圓的特征的認識及空間觀念的發展。理解圓上的概念,歸納圓的特征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亚洲| 亚洲最新黄色网址| 亚洲狠狠久久综合一区77777|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亚洲欧洲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中国亚洲女人69内射少妇| 亚洲国产日韩成人综合天堂|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 亚洲av日韩av欧v在线天堂| 毛片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片苍井空| 亚洲精品无码少妇30P|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 亚洲AV香蕉一区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专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乱码国产一区网址|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手机麻豆|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站| 久久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图片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网| 色偷偷亚洲女人天堂观看欧| 亚洲日韩av无码中文| 国产精品亚洲天堂|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 亚洲AV无码码潮喷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自偷自拍无码|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