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月蘊情思-1957字作文

          雕龍文庫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詩月蘊情思-1957字作文

          自古以來,月亮,一直是詩人喜歡描寫的對象。無論是“月上柳梢頭”,還是“明月松間照”;無論是“朦朧淡月”,還是“曉風殘月”……月亮總以它那迷人的情態和神韻,感染著多愁善感的詩人們。

          同是寫月,由于詩人的地位、經歷、性格不同,詩中所蘊含的情感和思想也迥然不同。下面以李白和蘇軾的詩為例,來感受一下詩歌的這一特點。李白一生懷才不遇,由于他的理想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實現,因此,經常突發浪漫主義的奇想,把人生的舞臺跟天上的仙境搭建在一起,以此來抒發自己的情感,表達自己的理想。在他寫月的詩篇里,更充分地體現出這一特點。下面,我們一起欣賞一下他的《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詩人以月為友,借月抒情,張揚了瀟灑、浪漫的個性,也表現出孤獨、苦悶的思想感情。花間月下,飲酒歌舞,本是人生的快事,然而“獨酌”就顯得寂寞,冷清,但詩人自有妙法,邀來“月”和“影”,合成“三人”。表面看,此舉似乎排解了“獨酌”的寂寞,但實際上,這只是一種自我寬慰,詩人的孤獨感并沒有消失,因為他馬上意識到——“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的孤寂和傷感。“暫伴月將影”是無奈的選擇,無人相伴,又別無良策,只得如此。“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這幾句詩表面看是寫詩人醉后的狂歌曼舞,實際上是內心孤獨、苦悶、無奈的一種宣泄。“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詩人不愿與月“各分散”,人間無人相伴,希望能在云漢之間永遠與月同游,表達了詩人對現實不滿,幻想超脫的思想。

          李白還有一首《把酒問月》,與《月下獨酌》堪稱姊妹篇。“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自問之”,這不是酒醉后突發奇想,而是淺斟慢酌中暫停杯盞后的冷靜思考,但緣何發此一問,是探索自然,還是探問人生,亦或兼而有之?引人深思。“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前句中,“人”是主動者,“不可得”三字,寫出了內心的惋惜和無奈;后句中“月”又變為“與人相隨”的主動者,流露出得來全不費功夫的竊喜。兩句詩跨越時空的局限,天人合一,把“月”表現得既神秘莫測,又親切可人。“皎如飛鏡臨丹闕……寧知曉向云間沒?”前兩句是描寫月的動態和情態之美,后兩句寫既揭示月東升西降這一亙古不變的自然規律,又隱喻著深奧的人生哲理。“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這兩句詩借用典故,以富于浪漫主義的奇思妙想,渲染了月宮孤寂、無味的情景,表達了對嫦娥的關切。“今人不見古時月,……共看明月皆如此”,縱貫古今,“月”作為自然和人生恒久的見證,閱盡人間的冷暖和變遷,作者在大徹大悟的同時,也流露出對人生不盡的傷感。結句:“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究竟是看透人生,勸自己要即時行樂,還是悟透人生,勸人們珍惜光陰?恐怕不同的人,不同的境遇,不同的心態,一定會從中品出不同的味兒來。

          宋代豪放派詩人蘇軾也有不少寫月的詩詞。請看他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的這首詩與李白的《把酒問月》有異曲同工之妙,但蘇詩對自然,對人生的感悟似乎更深,更明,更透。

          這兩首詩的開頭,都是問月,李白是“停杯自問”,蘇軾則直接“把酒問青天”,一個問得深沉,含蓄;一個問得率真,豪邁。

          “我欲乘風歸去”,表達了詩人想飛升仙境的愿望,但又深知這是不可能做到事,因此用“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來巧妙地給自己找了個臺階。作者清醒地意識到,與其想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還不如生活在人間,這是一種非常積極而現實的生活態度。在這方面,李白與蘇軾相比迥然不同:李白經常任想象的翅膀在廣袤的時空里自由地飛翔,自己的精神和思想經常超脫于塵世之外;而蘇軾雖富有浪漫的想象,但卻不超脫現實,腳始終踏在地上,顯得拿得起放得下,灑脫自如,游刃有余。“轉朱閣,……何事長向別時圓?”月圓之夜,本應是親人團聚的美好時刻,可自己卻與親人長相別離,令人輾轉難眠。為什么“不應有恨”呢?因為作者感悟到,“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人生其實也和自然界一樣,總有讓人不稱意的時候。既然“難全”,那就須掙脫這種離愁別恨的羈絆,自我寬慰,自我解脫。“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是膾炙人口,傳誦古今的經典佳句。親人雖相隔千里,不能歡聚,但只要“長久”,平安,就能在這美好的月夜,享受到親情專題作文>親情的慰藉與溫暖。這兩句詩表現了作者曠達的心胸,高遠的境界和美好的情懷,讀來蕩氣回腸,至情至里,感人頗深。

          俗話說,自古文人多磨難,蘇軾和李白,都仕途坎坷,屢遭貶謫,李白寄情詩酒,放浪形骸,經常讓自己躋身于虛無飄渺的幻想世界,形成了浪漫飄逸的詩風,被人尊為“詩仙”;而蘇軾則處之泰然,保持著樂觀、豁達、豪邁的情懷,詩詞中蘊涵著豐富的情感和哲思,并與辛棄疾一道,開一代豪放派詩風。

          每一首詠月詩,的確都蘊涵著詩人無限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吟誦這些詩篇,會給我們帶來深遠的啟迪和無盡的享受。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亚洲精品97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怡红院亚洲怡红院首页| 亚洲高清无码在线观看|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2021|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亚洲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va|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亚洲日本乱码卡2卡3卡新区|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三区|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伦理熟女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精品成人| 亚洲欧美乱色情图片| 亚洲AV色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不卡| 亚洲av麻豆aⅴ无码电影|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AV夜间福利香蕉149|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 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另类春色校园小说|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aⅴ中文字幕蜜桃| 国产成人人综合亚洲欧美丁香花 |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 亚洲人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亚洲丁香色婷婷综合欲色啪|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播放| 亚洲av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亚洲三级电影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