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有道德的人-1049字作文
子曰:君子憂道不憂貧。圣人所見自然一語中的,不同凡響。這句話可以理解為,人不應(yīng)該只為錢而活著,還有比錢財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道德。
一個有道德的人,才能稱得上是正人君子,也就是毛主席所謂的“一個真正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孔圣人的得意門生——子貢更進(jìn)一步指出:貧而無諂,富而無驕。這是對道德修養(yǎng)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就是說呼吁窮人們要窮得有骨氣,不一定非得“餓死迎風(fēng)站”,起碼也要不向吝嗇的富人搖尾乞憐。而富人呢,不論你是靠繼承遺產(chǎn),還是誠實守信、合法經(jīng)營所賺到的錢,成為黨的富民政策下的“先富”一員,一個基本要求就是不能向他人炫耀自己的財富!可是話又說回來,讓窮人長志氣不難,若讓富人不翹尾巴,實實在在的生活,如同錦衣夜行,似乎不容易做到。
如此說來,窮人就一定是君子,富人就一定沒有道德嗎?那倒也不一定。羅素曾經(jīng)說過一句平凡的話:作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相助,對一切人都要有禮貌。樸素的話語因出自偉人之口而變得家喻戶曉,更因為其中蘊含的為人處世的真理而耐人尋味。人生而有別,經(jīng)過后天的努力和機(jī)遇等諸多因素則差距更甚,有人取得了巨大成功,登上了人生的頂峰。但是更多的人卻只能做一輩子平頭百姓,過著平淡如水的日子。人既然可以因取得的優(yōu)異的成績而驕傲,當(dāng)然也可以因為追求的高遠(yuǎn)而偉大的目的。自古不以成敗論英雄就是這個道理。但是一個基本的前提是,這個人首先要有道德。舉個例子說,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史上叱咤風(fēng)云的人物,但是前者被奉為國父而名垂千古,后者被斥為國賊而遺臭萬年。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孫先生首先想的是建立共和國、救民于水火中,至于個人得失則從不計較這就是說,要想當(dāng)好官,應(yīng)先做好人。一個德行不占之人,爬得越高對國家、對民族的危害也就會越大。扯遠(yuǎn)了,還是說平民百姓。。我雖然稱不上是一家之主,雖然我還是一個小孩子,但當(dāng)我長大以后,我一定會管好我的家庭的。
人可以沒有權(quán),沒有利,沒有錢,沒有名,甚至沒有后代,但是不可以沒有道德,因為一旦做了危害國家、損人利己的壞事,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早晚會東窗事發(fā),所以,俗話說的好啊:“若要人不知,除非己末為”。就算僥幸沒有被揭發(fā)查處,逃脫了法律的制裁,但是又如何能夠坦然面對自己的良心呢?這是一個值得人們思考的問題。像那些當(dāng)年參加“天皇圣戰(zhàn)”的日本老兵和那些昔日不可一世的德國納粹余孽,不論當(dāng)年是多么得大義凜然,但是經(jīng)過幾十年風(fēng)風(fēng)雨雨,卻以寫回憶錄、公開發(fā)表道歉聲明、趕赴當(dāng)年所侵略的國家做義工,做保姆等方式贖罪。即使天可瞞、人可欺,終是難過自己這一關(guān),此之謂心罰。人在這做漫長而又短暫的一生之中,一定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做一個好人。
因為道德是做人的基本素質(zhì),我們要捍衛(wèi)道德,宣傳道德,實踐道德,盡管有時吃虧,有時會遭人譴責(zé),但是請你別忘記,唯有好人著一生平安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