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毛選》寫了全國高考I卷作文
文 | 趙清 栩然
發布 | 栩然說(ID:xuranshuo)
1
每到一年高考時,作文題目都會成為網絡上熱議的焦點,今年也不例外。
2023年全國高考I卷的作文,便以圍棋中的“本手、妙手、俗手”為話題,要求考生自擬標題,寫一篇作文。
乍看一眼,你會不會覺得腦袋一片空白?很多人并不懂圍棋規則,什么“本手、妙手、俗手”之類的全是專業術語,完全沒概念???
可是,現在是高考啊!除去答其他題目的時間,留給你構思、選題、下筆和完成的時間并不充裕,若你持續處于“懵圈”的狀態,那考試就結束了,你根本沒有退路!
這可怎么辦?
先別著急,一旦你仔細審題,就會發現作文表面上是講圍棋的專業知識,實際上是讓我們從內容里升華出啟示意義,結合現實進行一些感悟與思考。
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公眾號是以寫毛主席為主,把表面上看來高大上的“毛澤東思想”寫得通俗一些、現實一些、接地氣一些,以指導于我們普通人的生活??梢哉f,這篇高考題目與我們的主旨思想,倒是非常契合。
若仔細分析,其實《毛選》里也有很多關于“本手、妙手、俗手”的啟示,而且這些啟示具有普世價值,不會因為時間和空間的變化而失去現實意義。
接下來,咱們就站在《毛選》的角度,接地氣的解析一下全國高考I卷作文。
2
先來看看“俗手”,作文題目給出的解釋是:指貌似合理,而從全局看通常會受損的下法。
通俗來講,“俗手”其實就是追求短期、局部利益,而損失長期、全局利益的做法。
老愛下“俗手”的人,都是一些耍小聰明、投機取巧性格的人,這些人短期來看可以占點小便宜,長期來看卻容易“聰明反被聰明誤”。
其實在革命時期,黨內也存在愛下“俗手”的情況,毛主席將其稱為“左傾急性病”。
這情形就好比開車,司機非常著急,想立刻馬上到達“革命勝利”的目的地,于是一路上不管什么路況都是“狂踩油門、不踩剎車”,一路狂飆不減速......這樣的行為在短期內確實可以跑得很快,可長期呢?萬一有一點點的閃失,那會帶來什么后果呢?
更何況,這種風險只需撞上一次,就會全盤皆輸!如此以來,全局利益不也沒有了嗎?
1930年,以李立三為代表的部分黨員搞出了個“立三路線”,其核心就是通過一省數省的發動,尤其是通過城市暴動,奪取全國政權。
可是,當時城市是“朋友少、敵人多”的地方,這里并不是共產黨的優勢區域。在城市里搞暴動,這無疑是以卵擊石,以己之短攻敵之長,這是典型的“俗手”行為!
結果呢?
國民黨統治區內,許多地方的黨組織因為“立三路線”而急于組織暴動,把原來的有限力量暴露出來,先后有十一個省委機關遭受破壞,武漢、南京等城市的黨組織幾乎全部瓦解,紅軍在進攻大城市時也遭到很大損失,先后丟失了洪湖及右江等革命根據地。
到了1932年,黨內又有人下了一招“俗手棋”,提出“占領中心城市,制造政治影響”的口號,鼓動要去攻下贛州。當時毛主席堅決反對,可絕大多數人都沒有看清形勢,毛主席的反對意見無效,眼睜睜的看著紅軍攻打贛州。
結果呢?紅軍不但沒有攻下贛州,反而損失慘重!
回歸到生活中,這種“俗手”的做法不也是處處可見嗎?為了短期利益而損失長期利益,為了局部利益而損失整體利益。
成語“揠苗助長”、“竭澤而漁”等就是指“俗手”的做法,你想想看:為了讓莊稼收成好,就把尚且稚嫩的苗兒拔出來;為了抓到更多的魚,就把池塘里的水抽干......這樣的做法在短期內確實可以收到很好的效益,可長期呢?到頭來不還是一場空?
下圍棋時要放下“俗手”的妄念,規劃人生也需要放下短視的眼光。
要想真正有長期性、全局性的收獲,真正需要改變的是什么?
思維!從規劃短期到規劃長期,從著眼局部到著眼全局,如此才能實現“質”的飛躍!
3
再來說說“妙手”,作文題目給出的解釋是:指出乎意料的精妙下法。
說到“妙手”,醫界里就有“妙手回春”的說法,人人都喜歡“妙手回春”的名醫,但千萬不要因此而產生另一種極端的想法:不管怎么病入膏肓的病癥,經過神醫一個“妙手”就能痊愈。
我們之所以不鼓勵圍棋的初學者一開始就熱衷于“妙手”,是因為這種做法容易走極端:忽略了“布局”,而強調了“投機”。
成語“守株待兔”就描述了這種“妙手”的思維,農夫偶爾看見一只奔跑中的兔子撞到了樹樁上死了,他興高采烈的有了意外收獲。嘗到了一次甜頭之后,他從此就不耕田了,天天守在樹樁旁邊等待好運氣再次降臨,長期以來耕田卻荒蕪了。
在抗日戰爭初期,很多人就存在著依賴“妙手”的心理,他們總是心存僥幸,到處宣揚著“速勝論”,不去規劃長期戰爭的排兵布局,只指望“畢其功于一役”,抓住對手的某個破綻,用個什么“妙招”把日本人搞定了。
毛主席則堅決駁斥了“速勝論”,他在《論持久戰》中進行了詳細的描述,號召中國人民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隨后他便在全國范圍內進行詳細布局。
怎么獲勝呢?毛主席的回答是在每次戰爭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接下來“集中優勢兵力攻敵小部”,不斷取得局部的主動權,獲得局部的小勝利,長期堅持下去就可以“積小勝為大勝”,靠量變獲得質變,最終獲得勝利!
生活中,人人都喜歡“妙手”,因為它代表了好運氣,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同時,“妙手”的另一面就是“可遇不可求”,我們希望有“妙手”,但不能依賴于“妙手”:
我們希望神醫用“妙手”治好疾病,但總不能因此而忽略日常養生吧?
我們希望能在比賽最后時刻來一次“絕殺”,嗨翻全場,但總不能因此而忽略提前布局比賽吧?
我們希望能“彩票中大獎”,收獲意外之喜,但總不能因此而忽略日常經營吧?
我們希望能考試時能“押對大題”,拿到高分,但總不能因此而忽略日常學習吧?
網絡上長期流傳著一句話叫“憑運氣得到的東西,最終都會憑實力虧回去”,要規劃我們的人生,主動權必須牢牢把握在我們自己手上,絕不能依賴于運氣!
4
最后說說“本手”,作文題目給出的解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規下法。
用俗話講,“本手”主張把功夫下在日常,注重日積月累、循序漸進,秉持“長期主義”,以圖厚積薄發,以長期的積累求得在某一刻的快速成長。
生活中,與“本手”有關的事情處處可見:工作任務的鋪排、日常流程的梳理、執行細節的落實......這些都是我們每天都要接觸的點點滴滴,是最平常不過的事。
只是,“本手”的另一面則是普通、平凡甚至枯燥,它既不像“俗手”那樣可以馬上獲得效果,又不像“妙手”那樣可以瞬間引人注目,它反而需要我們重復、重復、再重復的做好日常普通事。
因此,如果用“本手”下圍棋,那么考驗的不僅僅是我們的棋藝,更是我們的心性。人生也是如此,凡是有大成就者,都必須要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一步一步按照自己規劃的長遠路線走下去。
其實《毛選》里就有很多“本手”的下法,早在1927年9月“秋收起義”之后,毛主席就發現“攻打城市”是戰略方向的錯誤,農村才是我們休養生息的地方,所以要在農村長期扎根。
自“文家市轉兵”開始,毛主席就帶領一千多人的殘余部隊上了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在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們的力量都還不足以包圍城市。因此,毛主席從來都反對“俗手”的行為,告誡大家絕不能犯“左傾急性病”,不能輕易去進攻城市!
一直到1949年的“西柏坡會議”上,毛主席才在報告中指出:黨的工作重心由農村轉入城市。此時離“文家市轉兵”已經過去了22年,共產黨已經積蓄了“包圍城市”的足夠力量,長期的“本手”在這一刻得到了巨大的回報!
在抗日戰爭時期,毛主席也從來不指望“速勝論”,在《論持久戰》中他做好了“持久戰”的準備,對全國進行了詳細布局。然后,依靠中國人民長期的戰略消耗,來戰勝短期迅猛出擊的日本人。
可以說,“本手”的意義已經超越了圍棋的范疇,它給予了我們人生的重要啟示: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哪有什么天賦異稟?優秀的人都在翻山越嶺!
好了,關于“本手、妙手、俗手”的對比,咱們就分析到這里。這時一定有人說,要不你也是試試寫一篇?那好,接下來,我就擬寫一篇高考作文,按照要求,字數控制在800--1100以內。
5
《人生中的“本手、妙手、俗手”,我該怎么選擇?》
俗話說“人生如棋局”,下棋者表面來看是在布局棋子,深入來看是在布局人生。一個人有什么樣的下棋思路,就會用什么樣的態度對待人生。
于是,就有了“本手、妙手、俗手”三種人生態度。
喜歡下“俗手”的人,都傾向于追求局部的利益、短期的利益,卻忽略全局的利益、長期的利益。若是初次接觸,會發現他們是生活中的“聰明人”;可若接觸時間長了,就會發現他們并不是真聰明,經常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若是為了貪圖一時的好處而損失個人的信譽,為了追求一時的享樂而損失身體的健康,為了獲得一時的效益而導致環境的破壞,為了守住一時的安逸而喪失進取的動力,那么一系列負面因素只會在短期內消失,但會在長期積累出不可逆轉的破壞力,并在某一時刻集中爆發出來,最終導致全盤皆輸!
喜歡下“妙手”的人,都傾向于單點的突破,卻缺乏全局的眼光。不可否認,每個人都喜歡好運氣,都希望能有一個妙招迅速提升人生維度,而且這樣的“好運氣”、“妙招”也確實發生過,產生過美妙的結果。
同時,我們必須明白:“妙手”是可遇不可求的,并不在我們控制范圍之內,有了更好,沒有也不強求。試問一下:難道讓我們人生幸福的主動權,要依附于“好運氣”嗎?顯然不能!如果我們因為某些偶然性的因素,忽略了主動的人生布局,那豈不是本末倒置、因小失大?
喜歡下“本手”的人,都傾向于把功夫下在日常,注重日積月累、循序漸進。這樣的人秉持“長期主義”,一旦確定了人生的發展方向,就會選擇適合的領域并長期扎根,接下來便是工作任務的鋪排、日常流程的梳理、執行細節的落實,把精力花在日常的點點滴滴,讓根系在這片土壤里扎得更深、更廣、更牢固。
我聽過一個勵志的“毛竹故事”:在最初2年里,當其他竹子都在向上生長時,毛竹表面來看沒有任何的變化,深入來看卻是在不斷扎根,為日后的爆發積累足夠的養料。到了第3年,毛竹可以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瘋狂成長,只需6個周的時間就可以長到15米以上,超過其他品類的竹子。
我認為,毛竹就是秉持了“長期主義”,它能耐得住向下扎根的孤獨,就擔的起向上成長的資格。在人生中,只有那些注重“本手”的人,只有那些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本心的人,才會最終獲得長期的收獲,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智若愚。
人生和下棋一樣,必須追求長期和全局的勝利,因此我的人生要選擇“本手”的做法。
圍棋中,初學者要在“本手”上練扎實基本功,才會擁有創造“妙手”的功力;
同樣,在人生中,我們要注重“本手”上的日積月累,才會在“妙手”上取得長足的效果!
機會,永遠都會青睞有準備的人!
6
寫完作文,再在本文的結尾附上幾點切身感悟。
第一,各種經典著作,其實是智慧相通的。
追求“本手”的智慧,不僅在圍棋棋譜中有,在《毛選》中有,在其他著作中也有。
《孫子兵法》里就有“以正合、以奇勝”的說法,其中“正”便是遵循兵家常識,按照正規陣法進行排兵布局,“奇”便是以敵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出奇制勝。
孫子認為,在作戰時任何“出奇制勝”的招術,都要以“正規陣法”作為基礎,切不可劍走偏鋒,一味追求“奇招”而本末倒置。
其想表達的意思,與“本手”及“妙手”的含義完全相同。
第二,俗話說“大道無形”,“本手”存在于我們日常的點點滴滴中
就拿這次高考作文來說吧,剛拿到題目時,我們很容易頭腦一片空白,這時候現實已經不允許我們花太長時間去做準備。
要想下筆寫一篇高分作文,就必須把功夫花在日常,將圍棋與平時積累的知識相聯系起來。換句話說,會馬上寫出作文,本來也要靠“本手”的積累。
說實話,當我看到這篇作文題目時,腦子里很快就與《毛選》里的內容相聯系起來了,沒別的原因,只因我長期用在“本手”的思維學習《毛選》,這些也讓我得到了即刻的效果。
同時,經過以上的分析,有沒有覺得《毛選》、《孫子兵法》等著作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高大上”?
事實上,越是“大道”的智慧就越是貼近于日常,越能融入到生活的點點滴滴,越能指導我們普通人成長。
一旦你長期接觸毛主席等人的智慧,一定會在將來的某一天驚訝的發現認知實現了“質的飛躍”。如果你認可這一點,歡迎加入我們的“觀?!睹x》社群”。
這里,我們會定期更新關于毛主席的各類文章,在點點滴滴中滋潤大家共同成長!
第三,任何當下時刻的爆發,都源于過去長期的積累
圍棋追求全局的勝利,這需要“本手”的長期布局;人生追求全面的成長,這需要“本手”的長期蓄力。
我們的公眾號,就是長期輸出毛主席的智慧,能讓你在潛移默化中獲得智慧的提升。
如果您認可,那就請您一鍵三連,將本文轉發出去吧。
共勉!
—— END ——
這里是栩然說(ID:xuranshuo)。微信上寫毛澤東最集中、最深度、最有趣的地方,致力于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毛澤東,學習毛澤東,實現從三觀到認知的重塑。
如果你想讀到有深度、有洞見的好文章,歡迎關注:栩然說,這里不僅有嚴謹求實的歷史態度,還有一針見血的犀利時評。我將借助于對歷史、現實和人們行為規律的分析,幫助你預測事情的走向,看透世界的本質,甚至洞悉人性的秘密。